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體

杜甫:咏怀古迹其三

本站新(短)域名:xiguashuwu.com

杜甫:咏怀古迹 其三

《咏怀古迹·其三》

作者:杜甫

群山万壑赴荆门,生长明妃尚有村。

一去紫台连朔漠,独留青冢向黄昏,

画图省识chun风面,环佩空归月夜魂。

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。

【注解】:

1、明妃:即王嫱、王昭君,汉元帝gong人,晋时因避司ma昭讳改称明君,后人又称明

妃。昭君村在归州(今湖北秭归县)东北四十里,与夔州相近。

2、尚有村: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,即古迹之意。

3、一去句:昭君离开汉gong,远嫁匈nu后,从此不再回来,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。

紫台:犹紫禁,帝王所居。江淹《恨赋》:“明妃去时,仰天太息。紫台稍远,

关山无极。”朔漠:北方沙漠,指匈nu所居之地。

4、画图句: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mei丽容颜。

5、环佩句:意谓昭君既死在匈nu不得归,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,故曰“空归”

应上“向黄昏”环佩:妇女装饰品,指昭君。

6、千载两句:琵琶本西域胡人乐qi,相传汉武帝以公主(实为江都王女)嫁西域乌

孙,公主悲伤,胡人乃于ma上弹琵琶以娱之。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chu1,

故推想如此。又《琴cao2》也记昭君在外,曾作怨思之歌,后人名为《昭君怨》。

作胡语:琵琶中的胡音。曲中论:曲中的怨诉。

【韵译】:

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;

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。

一别汉gong她嫁到北方的荒漠;

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。

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hua容?

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。

千载liu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;

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。

【评析】:

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。想到昭君生于名bang,殁于sai外,去国之

怨,难以言表。因此,主题落在“怨恨”二字“一去”二字,是怨的开始“独

留”两字,是怨的终结。作者既同情昭君,也gan慨自shen。沈德潜说:“咏昭君诗此为

绝唱。”信然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最重要的小事